今天(8月05日 週二) 0°/ 0°

0°/ 0°

白天

°/ °

夜晚

新昌各季度天氣

7º-15º

21º-28º

20º-28º

5º-12º

每月天氣走勢

全年平均氣溫

 
日均最高
氣溫(℃)
日均最低
氣溫(℃)
平均降水
總量(mm)
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
 
 
8℃ 10℃ 14℃ 20℃ 26℃ 29℃ 33℃ 32℃ 28℃ 23℃ 17℃ 11℃
 
 
2℃ 3℃ 7℃ 12℃ 17℃ 22℃ 25℃ 25℃ 21℃ 15℃ 9℃ 4℃
 
 
66 65 105 89 98 171 129 131 84 44 43 40

江南第一大佛介紹

“江南第一大佛”是大佛寺內人文景觀中的精華,鐫造於南朝齊樑年間(486—516),僧護、僧俶、僧祐三代僧人相繼雕鑿,歷時三十年建成。

“江南第一大佛”石彌勒像佛座高1.91米,佛身高13.74米,頭高4.87米,耳長2.8米,口寬1.28米,兩膝相距10.6米。佛像秀骨清相,額部寬廣,鼻樑高隆,眉眼細長,方頤薄脣,兩耳垂肩,雕刻精細,線條飄逸流暢,氣度嫻雅,表達了佛陀沉靜、智慧、堅定、超脫的內心世界,仔細觀瞻,可使人悚心靜慮,意境深沉。

佛像各部份的比例運用了透視原理,頭部特意放大,使觀瞻者仰望佛陀面容時能接受啟示,進行洗禮,但又要把握好放大的分寸,毫無比例失調之感,這在1500年前就處理得這麼好是一個驚人的創造。

大佛是當時藝術和宗教上的偉大創造,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工藝最高水平,造像年代與價值可與雲岡石窟、龍門石窟相比,是我國早期石窟造像在南方僅存的偉績。南朝著名的文學理論家劉勰為之撰寫《樑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》記,譽為“不世之寶,無等之業”。中國著名學者范文瀾、翦伯贊主編的《中國通史簡編》、《中國史綱要》,都把新昌大佛的雕鑿作為大事載入史刪。現在,大佛在國內和東西亞也是聲譽卓著。

背景知識:據載公元486年,僧護來到石城,見仙髻巖數十丈高的徒削青壁,巖壁下流水叮咚,如聞琴絃之樂,不覺口唸彌陀,拜到在地,立下“原造彌勒,敬擬千尺”的宏願。

此後他到處募化,悉心準備,十年後正式開工,但經營一年即勞累不堪,才淺淺鑿出一個浮雕式的面部輪廓,就病倒不起,臨終時囑咐徒弟僧俶“吾之所造,本不期一生辦成,再生當就吾志”。

僧護園寂後,僧俶繼續雕鑿,雖“夙夜匪懈”,但因工程艱鉅,資金無著,難以為繼。

到了天監六年(507),才得到了梁武帝和建安王蕭偉的鼎力資助,並派來了僧祐來設計和指揮施工,僧祐是當時的一代高僧,是一流的建築和造像大師,資金和人才得到了保證,大佛才得以完工。世稱“三生聖蹟”。

新昌下轄區縣天氣查詢

更多    

景點天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