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8月18日 週一) 0°/ 0°
0°/ 0°
白天
°/ °
夜晚
- 8月18日 週一 暫無當天數據
- 8月19日 週二 暫無當天數據
- 8月20日 週三 暫無當天數據
- 8月21日 週四 暫無當天數據
0°/ 0°
白天
°/ °
夜晚
4º-14º
18º-25º
16º-25º
-1º-8º
日均最高 氣温(℃) |
---|
日均最低 氣温(℃) |
平均降水 總量(mm) |
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,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。最高峯九龍頂海拔1301.9米,山上松柏長青,鬱鬱葱葱,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,故名“驪山”。驪山也因景色翠秀,美如錦繡,故又名“繡嶺”。每當夕陽西下,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,景色格外綺麗,有“驪山晚照”之美譽。
驪山是我國古今馳名的風景遊覽勝地,因系西週時驪戎國所在地,因此得名。週秦漢唐以來,這裏一直作為皇家園林,離宮別墅眾多。其中著名的有西週時營建的舉火樓、烽火台以及唐華清宮長生殿遺址,現代史上西安事變的歷史見證“兵諫亭”(原“捉蔣亭”)也位於驪山之上。
“驪山雲樹鬱蒼蒼,歷盡週秦與漢唐。一脈温泉日夜,幾抔荒冢掩皇王。”郭沫若曾題詩對驪山勝景以及它的歷史地位做了恰當準確的概括。驪山不僅自然景觀秀麗,還有幾十處文物勝蹟:烽火台、老母殿、老君殿、晚照亭、兵諫亭、石甕寺、舉火樓、遇仙橋、秤砣石、雞上架、三元洞等。1982年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。
主要景點介紹——
兵諫亭(原捉蔣亭):這座高4米,寬2.5米的石亭,就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、楊虎城兩位將軍發動震驚中外的“西安事變”迫蔣抗日的地方。此亭建於1946年3月,由胡宗南發起,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,名曰“正氣亭”。解放後,該亭更名為"捉蔣亭"。1986年為緩和兩岸關係,再次易名為“兵諫亭”。
烽火台:是古代戰時傳遞戰報、調兵遣將的設施。相傳西週末年,週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褒姒,可她自進宮後從未笑過。幽王為博美人一笑,無故點燃狼煙,戲弄諸侯。結果當犬戎入侵時幽王再次點燃烽火,卻無人來救,致西週滅亡。從而留下一個“烽火戲諸侯,一笑失天下”的典故。
老君殿:老君即老子,為驪山著名道教官觀。相傳,唐玄宗兩次在此見到老君降臨閣內,故此稱之為降聖閣,也叫朝元閣。殿內原供奉白玉老君像,“安史之亂”時,像的正身被燒裂,雙手也被盜,現玉像儲存在陝西博物館內。
老母殿:是為了紀念中華民族的創始人女媧氏而修建的,相傳女媧創造了人類又在驪山煉石補天,勞苦而功高,後世人尊她為驪山老母,並在驪山上修女媧祠紀念。
晚照亭:位於西繡嶺老君殿東,取“關中八景”之“驪山晚照”之意,建於1981年,是一座重檐攢頂方亭。站在晚照亭北側,可鳥瞰華清池、東花園、臨潼和渭水全景。
三元洞:幾孔寧靜幽雅的窯洞,洞內奉祀着道教所尊的“天宮、地宮、水宮(玉皇大帝、土地爺、大禹)三元”。最奇特之處是窯洞內有五個茶杯口粗細的天然通風圓洞,深不知底,晝夜生風,春夏風向外吹,秋冬風向裏吹,故稱為三元洞。
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,東西綿延20餘公里,最高海拔1256米,遠遠望去,整座山形如一匹黑色的駿馬。
驪山不僅景色翠秀,而且歷史典故眾多。每當夕陽西下,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,景色格外綺麗,即為“關中八景”之“驪山晚照”。
交通從火車站東廣場乘遊5(306)可到;也可在參觀完華清池後步行即到。
門票45元
開放時間:8:00-17:00
電話:029-838206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