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8月18日 週一) 0°/ 0°

0°/ 0°

白天

°/ °

夜晚

泉州各季度天氣

13º-20º

23º-30º

23º-30º

13º-20º

每月天氣走勢

全年平均氣温

 
日均最高
氣温(℃)
日均最低
氣温(℃)
平均降水
總量(mm)
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
 
 
17℃ 17℃ 19℃ 23℃ 27℃ 30℃ 32℃ 32℃ 30℃ 27℃ 24℃ 19℃
 
 
10℃ 10℃ 12℃ 16℃ 20℃ 24℃ 25℃ 25℃ 24℃ 20℃ 16℃ 12℃
 
 
29 56 82 100 116 140 104 173 125 30 18 22

泉州東西塔介紹

東塔名“鎮國塔”,鹹通六年(公元865年)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。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,易木為磚。至嘉熙二年(公元1238年)本洪法師才易磚為石,後由法權法師,天錫法師繼造,前後經十年才完工。

東塔通高48.24米,塔平面分迴廊、外壁、塔內迴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。塔為框架式的結構。正中的塔心柱直貫於各層,是全塔的支撐。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巖,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,計算精確,築工縝密。穩固的基礎,配置着符合力學原理的堅實塔心,使這座重達一萬多噸的建築物雖經歷700多年風霜雨露而巍然不動。公元1604年的八級地震也無法動搖動它的根基。

石塔不但堅固無比,而且造型精緻。塔檐呈彎弧狀向外伸展,檐角高翹,使塔身有凌空欲飛的態勢,顯得輕盈。每一層各設四個門和四個龕,逐層互換。這樣既平均分散重力,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動和美觀。每層塔檐角各系銅鐸一枚,微風吹動之時,鐸聲叮咚,悦耳怡人。東塔已於1997年人選全國四大名塔郵票,可稱得上石塔之王。

西塔名仁壽塔。五代樑貞明三年(公元917年)王審知由福州泛海運木來泉州建此塔,初名“無量壽塔”。北來政和四年(公元1114年)奏請賜名“仁壽塔”,前後經毀壞與重修多次,易木為磚,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(公元1228--1237年)由自證法師易磚為石,先於東塔十年建成。西塔通高44.06米,略低於東塔,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。唯男性有須觀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遊客與學者的廣泛興趣。

泉州開元寺石塔是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瑰寶。從石塔的建築規模、形制和技藝等方面來看,都可以説得上精妙絕倫。它既是中世紀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時期社會空前繁榮的象徵,也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標誌。現在,東西塔影雕作品已成為我市最高層領導人饋贈佳賓的珍貴禮品。

泉州東西塔,它是開元寺的重要文物,聳立在開元寺拜庭兩側廣場中,兩塔相距約200米,為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。

交通

開元寺交通:2路、6路、24路、26路、旅遊專線車601線。

門票

開元寺10元

開放時間:8:00-17:30

泉州下轄區縣天氣查詢

景點天氣